语文I试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文化可以把什么东西都牵进来。比如说我们的餐饮,全世界 ,光是那些古怪的字眼,就连中国人自个儿都说不清楚。比如炝炒和爆炒有什么区别?这中间的分别极其 ,中国的烹饪 能写满满一本书。这,就是中国的文化。 A.独树一帜 微妙 术语 B.独树一帜 奇妙 术语 C.一枝独秀 微妙 熟语 D.一枝独秀 奇妙 熟语 【答案】A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时下因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世界范围的经济危机可谓愁云密布,我国政府也积极采取扩大内需拉动经济持续增长。 B.焚烧圆明园的烈焰腾起,远远地照见沙漠深处的莫高窟,正悲叹似地泄露出唐五代和北宋的傲世余光。 C.企业给员工发放高额年终奖有几种考虑,不但间接满足了客户的更高需求,而且提高了员工的满意度,这是一种隐性收益。 D.微信的头像对于微商来说非常重要。做微商,最好的头像应该是自己真实的头像,因为我们要为自己代言。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语病。A项,成分残缺,“采取”后面缺少宾语中心词,在最后加上“……的政策”。B项,偷换主语,前一句的主语是“焚烧圆明园的烈焰”,而“泄露出……”的主语是莫高窟。C项,语序不当,“不但……而且……”这是表示递进关系的关联词,递进不当,应把“不但”“而且”后面的内容调换一下。 考点: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3.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城市,眼看着扑过来了。古老的村庄没有任何防御体系。 , 。 , 。 。 ,唐朝的杜甫也是在这样的篱笆前招待客人,招待诗。 ①鸟儿们常常在上面歇息,跳跃,梳理羽毛,叽叽喳喳说着原野见闻 ②这些篱笆,这些防御体系,就是个柔软的装饰 ③“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馀杯” ④要说有什么防御, ⑤从古到今,村庄都有这样的篱笆 ⑥也就是家家门前菜园周围用竹子、葛藤、葫芦蔓搭起的篱笆 A.④③⑥①②⑤ B.④⑥②①⑤③ C.⑥①②⑤③④ D.⑥②①③④⑤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语言的连贯性。首先借助横线前面的“没有任何防御体系”这一内容,确定第四句作为开头;“也”字将第六句和第四句连到一起;第二句中的“这些篱笆”“这些防御体系”紧承四、六句,按照这样的顺序即可排列出来。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4.下列诗句中不含借代的一项是 (3分) A.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B.又恐春风归去绿成阴,玉钿何处寻。 C.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 D.南国烽烟正十年,此头须向国门悬。 【答案】C 考点:正确运用常用的修辞方法。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5.下图是“亚投行”的徽标,对其寓意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徽标选择红色,融入了世界的传统元素,而锦红相较于大红,颜色暗一些,更含蓄深沉稳重,“锦”也寓意前程似锦,有一种大气之美。 B.椭圆外形象征着地球,彰显出亚投行成员国的全球性。 C.流动而不封闭的弧线象征着国家和区域间的开放包容、多边合作、互联互通,也象征着中国以基础设施建设为核心,塑造亚洲命运共同体的“一带一路”战略。 D.“A”是Asian(亚洲)的缩写,也是Accept(接受)的缩写,象征着开放的亚洲。此外,A在西方古典文明中起源于“耕牛”的象形符号,象征着劳动与财富。 【答案】A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鲍泉,字润岳,东海人也。父机,湘东王谘议参军。泉博涉史传,兼有文笔。少事元帝,早见擢任。及元帝承制,累迁至信州刺史。太清三年,元帝命泉征河东王誉于湘州,泉至长沙,作连城以逼之,誉率众攻泉,泉据栅坚守,誉不能克。泉因其弊出击之,誉大败,尽俘其众,遂围其城,久未能拔。世祖乃数泉罪,遣平南将军王僧辩代泉为都督。僧辩至,泉愕然,顾左右曰:“得王竟陵助我经略,贼不足平矣。”僧辩既入,乃背泉而坐,曰:“鲍郎有罪,令旨使我锁卿,卿勿以故意见期。”因出令示泉,锁之床下。泉曰:“稽缓王师,甘罪是分,但恐后人更思鲍泉之愦愦耳。”乃为启谢淹迟之罪。世祖寻复其任,令与僧辩等率舟师东逼邵陵王于郢州。 郢州平,元帝以长子方诸为刺史,泉为长史,行府州事。侯景密遣将宋子仙、任约率精骑袭之。方诸与泉不恤军政,唯蒲酒自乐,贼骑至,百姓奔告,方诸与泉方双陆,不信,曰:“徐文盛大军在东,贼何由得至?”既而传告者众,始令阖门。贼纵火焚之,莫有抗者,贼骑遂入,城乃陷。执方诸及泉送之景所。后景攻王僧辩于巴陵,不克,败还,乃杀泉于江夏,沉其尸于黄鹄矶。 初,泉之为南讨都督也,其友人梦泉得罪于世祖,觉而告之。后未旬,果见囚执。顷之,又梦泉著朱衣而行水上,又告泉曰:“君勿忧,寻得免矣。”因说其梦,泉密记之,俄而复见任,皆如其梦。 泉于《仪礼》尤明,撰《新仪》四十卷,行于世。 (选自《梁书列传第二十四》 高考学习网-中国最大高考学习网站Gkxx.com | 我们负责传递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