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细胞生活的环境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学习目标) 1.描述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2.说明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3.尝试建构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模型。 高考链接(高考考点) 1.描述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2.说明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教学内容 教学策略 学生活动和效果预测 导入:在学生讨论回答的基础上,教师指出:组成人和动物体的细胞数以亿计,其中绝大多数细胞不能直接与外界环境接触,那么这些与外界环境隔离的体内细胞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它们是怎样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呢?引出内环境的知识. 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内环境 细胞外液的成分:----盐溶液 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和酸碱度、温度 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小结: 提出问题,归纳总结 细胞与内环境之间__________进行物质交换。内环境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过程,需要__________的参与,同时,细胞与内环境之间也是__________、__________作用的。 观察课本P2中的两图,思考两种细胞生活的环境有何不同?何为体液?体液与血液是否是一个概念?仔细观察课本P3中的图1-1,思考组织液、血浆、淋巴液之间的关系。何为内环境? 认真分析课本P4的血浆的化学组成表及图1-2,总结血浆的主要成分,进而思考细胞外液的成分。思考血浆与组织液、淋巴的成分有何不同? 1.为什么医院给病人输血时必须使用生理盐水? 2.为什么红细胞放在清水或者浓度较高的以及过酸过碱或温度过高过低的情况都无法正常生存? 3.为什么细胞外液适宜于细胞的生存?何为渗透压?为什么细胞外液的渗透压能够维持在比较稳定的水平? 4.正常人血浆的pH为多少?为什么血浆的pH能够保持稳定? 5.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多少度? 通过观察课本P5图1-3思考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物质交换是如何进行的?而结合课本中的思考与讨论思考内环境与外界环境之间是如何进行物质交换的? 高考链接 (2003年上海)某人患急性肠胃炎引起腹泻,医生给予生理盐水,其首要目的是( )A.提供能量 B.供给营养C.维持水分代谢的平衡 D.维持无机盐代谢的平衡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抓住重点,突破难点;教学环节应该紧凑;时间安排应该更合理。 高考学习网-中国最大高考学习网站Gkxx.com | 我们负责传递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