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州中学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物理试卷 考试时间:100分钟;满分120分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首先通过实验的方法较准确地测出引力常量的物理学家是 A. 开普勒 B. 伽利略 C. 卡文迪许 D. 牛顿 2.下列有关生活中的圆周运动实例分析,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A. 在铁路的转弯处,通常要求外轨比内轨高,目的是减轻轮缘与外轨的挤压 B. 公路在通过小型水库泄洪闸的下游时,常常要修建凹形桥,也叫“过水路面”,汽车通过凹形桥的最低点时,车对桥的压力小于汽车的重力 C. 杂技演员表演“水流星”,当“水流星”通过最高点时,处于完全失重状态,不受重力作用 D. 洗衣机脱水原理是水滴受到的离心力大于它受到的向心力,从而沿切线方向甩出 3.如图所示,一高度为h的楔形物块固定在水平地面上,质量为m的物体由静止开始从倾角分别为α、β的两个光滑斜面的顶端滑下,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滑到斜面底端的速度相同 B.物体滑到斜面底端所用的时间相同 C.物体滑到斜面底端时重力所做功的功率相同 D.物体滑到斜面底端过程中重力所做的功相同 第3题图 第4题图 4.如图所示,一根长为L的细杆的一端固定一质量为m的小球,整个系统绕杆的另一端在竖直面内做圆周运动,且小球恰能过最高点。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细杆的质量不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球过最低点时的速度大小为 B.小球过最高点时的速度大小为 C.小球过最高点时受到杆的支持力大小为mg D.小球过最高点时受到杆的支持力为零 5.轻质弹簧的一端固定于竖直墙壁,另一端与一木块连接在一起,木块放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在外力作用下,木块将弹簧压缩了一段距离后静止于A点,如图所示.现撤去外力,木块向右运动,当它运动到O点时弹簧恰好恢复原长.在此过程中 A.木块的速度先增大后减小 B.木块的速度先增大后减小 C.弹簧的弹性势能先减小后增大 D.弹簧减小的弹性势能等于木块增加的动能 4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16 分.每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的得 4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2 分,错选或不答的得 0 分 6. 2016年12月28日中午,我国首颗中学生科普卫星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这颗被命名为“八一·少年行”的小卫星计划在轨运行时间将不少于180天。卫星长约12厘米,宽约11厘米,高约27厘米,入轨后可执行对地拍摄、无线电通汛、对地传输文件以及快速离轨试验等任务。假设根据实验需要将卫星由距地面高280km的圆轨道I调整进入距地面高330km的圆轨道Ⅱ,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 卫星在轨道I上运行的速度小于7.9km/s B. 为实现这种变轨,卫星需要向前喷气,减小其速度即可 C. 忽略卫星质量的变化,卫星在轨道Ⅱ上比在轨道I上动能小,势能大 D. 卫星在轨道Ⅱ上比在轨道I上运行的向心加速度大,周期小 质量为m的物块在水平恒力F的推动下,从山坡(粗糙)底部的A处由静止开始运动至高为h的坡顶B处。到达B处时物块的速度大小为v,A、B之间的水平距离为s,重力加速度为g。不计空气阻力,则物块运动过程中 A.重力所做的功是 B.合外力对物块做的功是 C.对物块做的功是 D.阻力对物块做的功是 第7题图 第8题图 8.如图所示,长为L的细绳一端固定于O点,另一端系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将细绳在水平方向拉直,从静止状态释放小球,小球运动到最低点时速度大小为v,细绳拉力为F,小球的向心加速度为a,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小球质量变为2m,其他条件不变,则小球到最低点的速度为v B. 小球质量变为2m,其他条件不变,则小球到最低点时细绳拉力变为2F C. 细绳长度变为2L,其他条件不变,小球到最低点时变为2a D. 细绳长度变为2L,其他条件不变,小球到最低点时向心加速度为a 如图甲所示,质量为m=1 kg的小物块放在长直水平面上,用水平细线紧绕在半径为R=0.2 m、质量为M=1 kg的薄壁圆筒上。t=0时刻,圆筒在电动机带动下由静止开始绕竖直中心轴转动,小物块的vt图象如图乙,物块和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2。则 A.细线拉力的瞬时功率满足P= 4t B.细线的拉力大小为3 N C.圆筒转动的角速度满足ω= 5t D.在0~2 s内,电动机做的功为2J 三、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共计27分,请将解答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 10.如图所示为向心力演示仪。此装置由一个传送带连接两个轮盘,当一个轮盘转动时即带动另一个轮盘转动。 把质量相等的甲、乙两个小球分别放在左右两侧轮盘上的滑槽内的相同位置(距离轴心距离相等),传送带连接左右轮盘的尺寸如图(右侧轮盘半径小于左侧轮盘)。当摇动底座上的手柄让轮盘转动起来后,两小球相对滑槽及轮盘静止,受到向心力较大的是_______球(填甲或乙)。 此实验体现的物理思想方法是:( ) A.等效替代 B.理想化方法 C.控制变量 D.以上方法都有体现 某同学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合力做功与动能变化之间的关系。 (1)除了图示的实验器材,下列器材中还必须使用的是 。 A直流电源 B.刻度尺 C秒表 D.天平(含砝码) (2)实验中需要通过调整木板倾斜程度以平衡摩擦力,目的是 。 A.为了使小车能做匀加速运动 B.为了增大绳子对小车的拉力 C.为了使绳子对小车做的功等于合外力对小车做的功 (3)为了使绳子的拉力约等于钩码的总重力,需要确保钩码的总质量远远小于小车的质量。实验时,先接通电源,再释放小车,得到图乙所示的一条纸带。在纸带上选取三个计数点A、B、C,测得它们到起始点O的距离分别为sA、sB、sC,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T,已知当地重力加速度为g,实验时钩码的总质量为m,小车的质量为M。从O到B的运动过程中,拉力对小车做功W= ,小车动能变化量ΔEk= 。 ,将光电门固定在轨道上的B点,用重物通过细线拉小车,细线的拉力的大小可由拉力传感器测出,小车(包括遮光条和拉力传感器)质量为M,保持小车的质量不变,改变所挂重物的质量m,进行多次实验,每次小车都从同一位置A由静止释放。 完成该实验时, (填“需要”或“不需要”)平衡摩擦力; (填“需要”或“不需要”)重物的质量m远小于小车(包括遮光条和拉力传感器)质量M; 在正确规范操作后,实验时读出拉力传感器的示数F,测出小车的质量M,遮光条宽度d,挡光时间及AB间的距离L,则验证动能定理的表达式为 (用测得的物理量表示)。 2分。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2.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中,同步卫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些卫星运动在离地心的距离为rm,引力常量G,地球自转周期为T,请根据以上信息,求出下列物理量(用题中给出的物理量表示)。 (1)同步卫星运动的角速度大小 (2)地球对该卫星的万有引力大小 (3)地球的质量大小 13.一辆车重5t,额定功率为60kW,初速度为零,以加速度a=1m/s2作匀加速直线运动,当匀加速达到额定功率后,将以额定功率继续加速至最大速度。车受的阻力为车重的0.06倍,g取10m/s2,求: (1)车速的最大值 (2)车作匀加速直线运动能维持多长时间 (3)车加速5s末的瞬时功率 14.M=1.0kg,g取10m/s2。求: 1)物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 2)摩擦力对物体做的功 3)摩擦力对传送带做的功 15.如图所示,质量为2kg的滑块(可视为质点)在离地面高h=2m的A点沿粗糙弧形轨道以初速度v0= 3m/s开始下滑,到B点的速度为6m/s,通过粗糙水平轨道BC后,再沿着光滑的半圆轨道运动.已知滑块与水平轨道BC间的动摩擦因数μ=0.10,且C、O、D三点在同一竖直线上,设水平轨道长BC=x,光滑半圆轨道的半径大小为0.5m,重力加速度g=10m/s2. (1)滑块从A到达B摩擦力做的功; (2)若滑块恰好通过圆轨道最高点D,则水平轨道长x为多大? (3)在坐标系内画出滑块过D点对圆轨道的压力F与水平轨道长x之间关系图象 6-2017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物理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C A D C B 二、多项选择题 AC BD ABD BC 三、实验题 10. 乙 ,C 11.(1)BD;(2)C;(3)mgsB;;(4)需要、不需要 四、计算题 12.(1)ω= (2) (3) 13.(1)20m/s (2)75s (3)40kW 14.1)0.2 (2)-6J (3)-12J 15.(1)13J (2)5.5m 44-8x (1)滑块从A到B,运用动能定理 (2)由于滑块恰好通过圆轨道最高点D,则从A到D根据动能定理:得:。 (3)滑块从B到D,由动能定理,得: 在D点, ,联立,滑块过D点对圆轨道的压力与水平轨道长x之间关系如图 高考学习网-中国最大高考学习网站Gkxx.com | 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h β α 丙 v/m·s-1 t/s
热门下载
精品专题more